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_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14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144节 (第3/3页)

先分下去缓解下情况,剩下的我自有打算。”
  武春不问了,笑着道:“姑父一路辛苦了,我敬姑父一杯。”
  周书仁到了礼州城心里落地了,“好。”
  京城,皇上的手里翻看过手上的信,随后给了太子,“你看看吧!”
  太子快速的浏览着,轻笑道:“难怪周大人向父皇要支配银子的权利了,周大人脑子活泛,五万两银子能干超出五万两银子的事。”
  皇上的心情也好,他没看错人,更高兴不仅是周书仁一文钱掰成瓣花,高兴周书仁真心为民,“朕现在很期待咱们这位周大人管理的礼州未来的样子了。”
  太爷心想,他也很期待,又一想道:“父皇,日后派大臣赈灾可以效仿周大人的办法。”
  皇上点头,以前直接送银子的确很蠢了,银子到官员的手里一层层的扣,用到灾民的身上真没多少,不过他也要防着做假账或是强卖农户粮,归根到底还是要办差的大臣为民才行,“你整理下写份折子给我。”
  太子,“是。”
  “下去吧。”
  太子告退后,手里还拿着信,脚步轻快了不少,他真的很期待周大人还有什么惊喜呢!
  礼州,吃过饭后,周书仁和竹兰洗漱后躺在炕上,明明两人都很累,反而睡不着了。
  竹兰小声的问,“你心里有什么章程?”
  周书仁道:“章程不少,只是要一样样来,第一批的粮食发放了救的是急,第二批和第三批的粮食到了,我不准备免费让百姓领了。”
  竹兰和周书仁这一路都在计算着怎么弄到更多的粮食,怎么把银子利用到最大化,今个是第一次问周书仁心里的章程,听了周书仁的意思,竹兰沉思一会道:“你要修建什么吗?”
  周书仁笑着,“知我者,娘子也。”
  竹兰心里呸了一声,这很容易猜好吗,“别贫,你要修什么?”
  周书仁一看竹兰也睡不着了,坐起身点了蜡烛拿过带回来的包,拉过炕桌翻出地图道:“这是礼州城详细的地图,你看看然后猜猜我要干什么?”
  最后一章没改错别字,在线改
  第355章 还是媳妇好
  竹兰拉近一些烛台,周书仁带回来的是礼州城附近地区详细的地图,竹兰首先看的是河流,人的生活离不开水源,,她更关心的是水源,尤其是有旱灾发生水就更重要了。
  竹兰仔细看着,礼州城的水源并不充沛,一共只有一条支流撑着,“你要挖水池?”
  水库就算了,工程量太大了,而且也没有水泥修建堤坝,技术不过关容易发生灾祸,还是水池,水塘稳妥一些。
  周书仁指尖点着几个地方,“聪明,我看了礼州的县镇分布,挖一些水塘并不是难事,我就怕战乱后是天灾,也算防患于未然,如果没天灾,这些水塘可以承包出去养鱼也是一些收入,真的有旱灾也能缓解些情况。”
  竹兰听的心都提着,这些年都没有旱灾,她真的怕旱灾,这又不是现代能人工降雨,利用科技调水什么,古代全靠老天爷,“呸,呸,好的灵坏的不灵。”
  周书仁笑了,“好的灵。”
  竹兰心里踏实了一点,继续看着地图,“你还想修路吧。”
  周书仁点头,“咱们一路过来道路有多难走你也体会过了,正好现在人力够,用人力换粮食,也能顺便建设礼州一举两得。”
  竹兰拧着眉头,“劳动量大,吃的就多,剩下到的两批粮食也不够啊,这些粮食要省着吃几个月的。”
  周书仁收了地图,“所以一半粮食一半银钱结算,百姓手里没一点银钱也是不行的,手里有了银钱就能置办家用,各处的市场也就能慢慢的恢复过来,百姓有需求才能吸引商贾,整个礼州才能慢慢的恢复活力。”
  竹兰想着周书仁手里的银子,“同知和通判都同意吗,礼州是你们三人管理的。”
  周书仁笑着,“今个我带了银子又得了皇上给的权利,加上他们也实在没办法了,希望都托付在我身上,他们不会有异议的。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